专访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临床营养学亟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亚美体育下載
发布时间:2024-06-04 13:59:17点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慢性病由于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和重经济负担等特点,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证实,不合理膳食在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中均是致病因素。因此采用合理膳食、加强运动等措施,将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慢性病防治策略。
6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他指出,随着临床要求不断提升以及公众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营养治疗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临床营养学仍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学科发展不足等挑战,必须着力推进临床营养学新体系构建,解决人才供需失衡等核心问题,建议从增加国家认可、推进教育改革、优化医院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
此外,一直以来,“减肥”成为各大社交媒体的热门词汇,陈伟重点强调了科学减重的重要性,呼吁大众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采取医学营养减重的方法实现健康减重。
临床营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疾病和疾病救治过程中的营养代谢问题,是从疾病预防、治疗到最后整体远期效应和结局改善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是提高床位周转率、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药占比及医疗支出的有效途径。经历数十年的发展,临床营养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其规范亚美体育化、标准化发展愈发受到重视。
审视当前发展现状,陈伟指出,临床营养学的发展仍存在诸多困境,核心在于人才供需的不平衡,当前社会对临床营养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专业的临床营养学人才却十分匮乏。因此,全面加强临床营养学科建设,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正在成为推动健康中国2030建设的重要一环。
陈伟进一步指出,2009年,卫生部医政司在《关于开展临床营养科设置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建议,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人数与医院床位数之比应至少为1:150,但实际上,全国达到此标准的医院可能不足10%,应在5%左右,大多数医院的营养科只有一个从业者。
“而临床营养学讲求个体化管理,当临床营养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只能退一步进行群体化管理。因此,大家常常看见的是营养工作者做集体式宣教,但这种方式始终是无法满足个体的真实诉求。”陈伟表示。
究其原因,陈伟认为,临床营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路径亟需完善。“目前,教育部将临床营养归于医学技术类,换言之,营养师仅作为技师,无法为患者开具处方,与实际上对医学营养师的需求不匹配。此外,不同于民间营养师,临床营养遵循先懂医,后懂营养的逻辑,以专业资质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的方案与帮助。”
针对临床营养学面临的专业人才短缺、学科发展不平衡以及公众营养意识不足等挑战,陈伟建议:一是增加国家认可度,落实政策指南。2022年国家卫健委专门针对临床营养科发布《国家卫健委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对营养科具体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相关主体应根据现实情况有效有力地执行亚美体育落地。
二是推进教育改革,完善培育体系。从学科体系入手,推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营养专业化、教材专业化与课程必修化等多线并进,培养有资质的专业营养医生,从源头更正医院营养科的错配情况。
三是优化医院内部管理体系,增加从业者职业荣誉感、获得感。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应积极发挥作用,推进医院评价体系的改革,让从业者在职业资质、费用评估、工作价值等方面都得到合理有利的满足。
对于未来临床营养学发展方向,陈伟指出,“临床营养学发展趋势是由群体到个人再到精准化,当前临床营养学已处于个体管理阶段,未来学科将向精准化管理发展。除了人才重塑外,临床营养学还应从技术创新、创新转化等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而言,一是要培育能教学、能科研、能转化成果的全方位人才,以排头雁带领整个雁群向好发展。二是要有创新性技术,推动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再到基因重组学等各领域各层面的技术创新;三是创新转化,利用好营养产品相对于新药研发‘低投入、易开发’等特点,实现效益转化亚美体育下載。”
相比于内、外科,大众对于临床营养学的认识相对不足。陈伟表示,“临床营养科病人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营养摄入不足;二是营养过度,脂肪积蓄过多,造成肥胖等相关慢性病;三是营养失衡,缺乏微量营养元素。”
“第二种与肥胖相关的人群占据了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门诊患者群的70%以上。”陈伟指出。《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肥胖与减肥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关注议题。
然而,针对体重管理,人们往往会陷入误区。陈伟指出,“一些‘减肥’人群极易陷入如‘玩命进食-玩命锻炼-玩命进食’等极端或更极端的恶性循环。”因此,何种人群才需要进行体重管理?陈伟表示,“因胖生病或因胖受到生命威胁的患者需要减重,还有一些希望兼顾健康和体态的群体需要体重管理,但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均需要设计出科学、专业、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方案。近几年,针对治疗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医学界一直提倡采用‘医学营养减重’方法,用医学视角判断是否需要减、是否值得减,让专业人士指导如何减得健康、饿得健康。”
陈伟特别强调,不推荐大众擅自长期采用生酮饮食方法减肥。“生酮饮食作为一种医疗膳食,最早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20世纪50年代发现它有减重减脂见效快的特点后,遂应用于减重,但生酮饮食减肥是逆人性和逆日常生活习惯的一种方式。临床证明生酮饮食减肥只能是短期行为,如果长期坚持,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造成高尿酸血症、高蛋白血症等危害。如果要使用生酮饮食减肥,必须在医务人员严格监控下进行,监测血酮、酮酸等是否影响到身体健康。”陈伟指出。
具体来看,针对长期体重管理,陈伟建议进行“限能量平衡饮食”,“在日常吃饭的基础上,也就是总能量不变的前提下,平均每一顿饭都先减掉1/3,就能够实现减重。什么都不用变,只变食物的量,这是最简单的长期减重饮食方式。”
针对短期减重的需求者,例如,应对过节长胖,陈伟表示,“‘短’指的是短期内以提高蛋白质的供能比,也就是让总体蛋白质供能占到30%以上,称为高蛋白饮食减重。短期实行两周到三周,减到目标体重就可以了。此外,采用短时期的5+2轻断食法,就是(一周)5天正常吃饭,另外不连续的2天少吃,再配合基本的体育锻炼,大约一个月能减2~3公斤,也能够满足需求。”
从“支行”变身“营业管理部”!人民银行190个县域派出机构挂牌 地方机构改革又有新进展 →